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文学盛宴 喜迎新春——天津作协优秀文学作品选登(三)

首页    时政与文坛    文学盛宴 喜迎新春——天津作协优秀文学作品选登(三)

  文学盛宴 喜迎新春

——天津作协部分优秀文学作品选登(三

 

编前语: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天津市作家协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 “迎接党的二十大‘国之大者’”系列主题征文活动,得到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新时代乡村巨变”篇、“城市记忆”篇和“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篇,篇篇精彩,佳作纷呈。

在“城市记忆”篇主题征文中,市作协创联部和天津散文研究会组织作家们广泛参与,书写美丽生活。作家朋友们结合我市地域文化特点,发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反映城市变迁新貌,展现我市文学创作风采。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发征文中的优秀作品。

拜年啦!与文学相约,握手春天!

 

 

秘密印刷厂

文/ 亭

 

位于闹市一隅的和平区唐山道毗邻海河一侧的47号,是一处座椅式的青色二层砖楼,一楼的住户利用临街的窗户开设了小卖部。修旧如旧的保护修葺难以遮掩墙壁的斑驳,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貌,显示出特有的岁月痕迹。
    几年前,机缘巧合,我因探望旧识到这里的小卖部购买食品。最初,这旧式的居民楼并没有引起我过多的关注,付完钱后稍扭头,只见大门左侧的砖墙上镶嵌着两块牌匾,清晰地显示:“中共中央在津秘密印刷厂遗址"的字样。我好奇的向小卖部大娘询问,大娘边卖货边回答:“都是住户,没有展览馆。”透过大门我向里面仔细观察,院子狭小,堆满了杂物。几节石阶后的二道门关闭着,老式的木门,几块长方型的玻璃把上半部切割成一个个小格。踮起脚尖张望,也看不清什么,只好作罢。
    回家后,我立即查阅了有关资料。唐山道一带原属英租界,当时的门牌号是广东道福安里4号。设在这里的秘密印刷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唯一的驻津单位,是见证党在天津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光辉历程的实物载体。
    时光回溯到1929年初,毛泽民、钱希均夫妇按照党中央的指派,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和凛冽的严寒,带领上海的部分印刷人员和印刷机器来到天津建立秘密印刷厂。把英租界广东道福安里4号(今唐山道47号)一所一院两厢的青砖楼房作为厂址,印刷厂对外名为“华新印刷公司”,毛泽民化名周韵华,公开身份为华新印刷公司的东家和经理。
    据资料记载,印刷厂在两年的时间里,承印了党中央的重要决议、指示、文件和通电,排印党的刊物,其中包括《布尔什维克》《向导》《中国青年》《红旗》《共产主义的ABC》等书刊,印刷顺直省委主办的刊物《北方红旗》《铁路工人》,此外还翻印马克思主义书籍《反杜林论》等。唐山道这个“秘密印刷厂”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在极端困难的历史条件下,毛泽民带领印刷厂同志坚持筹办印刷厂,保证党的重要文件的印刷及分发工作,充分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及共产党员在革命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可贵的贡献。直到1931年,毛泽民调离天津,该秘密印刷厂迁移。
    看到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二天一大早便又来到了唐山道。我时而在院门口张望和徘徊,时而在楼后的胡同里穿行,在内心还原着当年的场景。
     这一幢一院两厢的二层楼房,是毛泽民精心选择的一处出入方便,前门靠马路,后门靠胡同,胡同内有5个出门处,都可以直通马路,发生意外时容易脱离危险的理想住处。出于秘密工作的需要,毛泽民又对院内外作了巧妙的布置。印刷厂的一边开了个布店,用布裹住纸,掩护印刷需要的纸张;一边搞了个家具维修门市,专门监视外来人员。一楼右厢房设接洽外来业务的柜房,柜房内设办公桌,桌下有暗铃。
    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的进程,早先印刷厂楼后的稻田已经是新户型住宅小区,后门处也砌了高墙,建成微型花园。但周围环境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胡同连胡同、胡同通马路的整体布局。
    我在印刷厂对面的便道上久久地伫立,仿佛看到在印刷机器有节奏的声响中,一份份文件散发着墨香,及时送达上海的党中央和各地的党组织;仿佛看到毛泽民与巡捕、密探以及各色商人巧妙周旋、虚与委蛇;感受到了他们因为周密的组织而屡屡化险为夷后的喜悦------我的思绪澎湃了,冲动地联想到,就在我现在站的位置,肯定还有一个外围观察哨,应该是一位像我一样普通的老人,或是鞋匠、或是摊贩,无论寒暑,死死地钉在这里,时刻闪烁警惕的眼睛------
    在喜迎二十大召开的金秋时节,我第三次来到唐山道。小卖部的大娘明显衰老了,但依旧精神矍铄。似乎对我还有印象,笑声朗朗地说道:"每天起来先把院子和楼道清扫干净,都习惯了。几乎天天有市民来参观。“说着加重了语气:“还有印刷厂的后人呢!”我高兴的要买两罐啤酒和一包果仁,大娘没理会我的话茬,神色变得黯然起来,长长叹口气儿,有些心疼地说:“就是没等来毛泽民呀!”闻言,我的眼眶也潮湿了。
    从1921年25岁在兄长毛泽东的引导下投身革命,到1943年47岁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残忍地杀害,毛泽民短暂的一生全部奉献给党的事业,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英魂长存,他不朽的精神和留下的红色遗产、红色文化,值得我们永远、永远去缅怀、去珍惜!
    我抬起头,凝神秘密印刷厂旧址,秋阳为爬满绿藤的斑驳墙壁涂上了亮色,大门两旁的金槐绽放了一束的金黄,不远处的枫树在飒飒秋风中摇曳,宛若一把把高擎的火炬------

 

 

天津曲艺甲天下

文/刘银环

 

吹过海河的风,走上五大道,踏过文化街,感受曲艺的魅力,陶醉在这座充满人间烟火的城市中。

天津是曲艺之乡,有着广泛的曲艺氛围,历史上的天津是商贸都市,外乡人陆续迁入、船员、水手及大量不同背景的移民将家乡的娱乐形式带到了天津,形成了天津所特有的市井文化,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天津是多种曲艺形式发源、兴盛和发展的地方。曲种众多,如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韵大鼓、京东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相声、京剧、数来宝、评书、单弦、西河大鼓、快板书等。

曲艺在天津长盛不衰,几度辉煌,并产生过许多大师级人物。

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对相声的贡献在于对传统相声艺术的继承,追求朴实自然、本色的艺术特点,没有舞台腔。在聊天、耳语般的亲切交谈中,不漏声色地进入讽刺人物中去。他的相声既有对丑恶的讽刺,也有对真善美的赞扬。他的表演风格雅俗共赏,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让观众觉得是在说他自己,容易引起共鸣,听起来倍感亲切!他一生说了200多段相声,创作了六七十段相声作品。

他的经典名段子有《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逗你玩》《家传秘方》《检查卫生》《八十一层楼》《追》《说瞎话》《老头醉酒》《汽车喇叭声》《相声的魅力》《大保镖》《文章会》《夸住宅》《白事会》《买猴儿》《似曾相识的人》《十点钟开始》等。

最有代表性的《买猴》尤其受观众欢迎,故事主要说一位“千货公司”职工,外号叫“马大哈”,因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写了个公告,将“今派你到东北角某工厂买猴牌儿肥皂五十箱”写成“今派你到东北火速买猴五十只”使得采购员走了大半个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才将五十只猴买齐。这段相声对马大哈这种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工作作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经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播,一下子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相声中,有很多鲜活的人物,留给人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马虎、工作不认真的“马大哈”人物形象。在捧腹大笑过后,也会产生思考,让我们认清“马大哈”,千万不要做马大哈。这段相声,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包袱、情节设计合理,连国家领导人都非常欣赏这段《买猴》。马三立先生基本功扎实,传统艺术修养深厚,他极熟悉基层市民生活,懂得老百姓的日常心里,善于塑造平民形象,是典型的平民艺术家。他不谙事,一生忍辱负重,饱经酸甜苦辣,历经千辛万苦,投身于研究相声,艺术水准已达到很高境界。有一段相声《家传秘方》光铺垫就用了五分钟最后才抖出包袱,别人很难做到。为了热爱他的观众,他在老伴病危时刻依旧去为观众演出,为观众带去笑声。他曾受到不公平待遇下放劳动达20年,期间一直未放弃相声研究,恢复工作后,他已经63岁,却迎来艺术生命第二春,又创作出许多相声段子,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直到87岁才告别舞台。他身材高大,清瘦,小眼睛,两个招风耳朵极具喜感,一上台,就惹人发笑。

如今,马老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相声历经打磨,都成经典,有穿越时代,跨越时空和国界历久弥新的力量,依旧为一代又一代的人带来快乐! 他对相声事业的贡献已载入史册,将激励后辈为相声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天津电台播放王毓宝演唱的《军民鱼水情》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这段曲目词义清新,语言流畅,朗朗上口,富有诗意,一位大娘做军鞋,送军鞋,简单而曲折的故事,生动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腔调高亢爽朗。它用天津话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

天津时调,在清末流传于天津,主要在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和人力车夫中传唱甚广。

王毓宝是天津市红桥区人,受家庭影响,六岁就会唱天津时调,多年的演唱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博采众长,改革唱腔,增加笙、扬琴等乐器,丰富时调表现力,形成了质朴大气磅礴的唱腔,婉转自如、技艺精湛,是她将这门艺术带入了大雅之堂。1953年王毓宝参加天津市广播曲艺团,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她的代表节目有《放风筝》《踢毽》《七月七》《拷红》《翻江倒海》《军民鱼水情》和《梦回神州》等,并且致力培养接班人郭菊萍,高辉等。

由于她演唱的《军民鱼水情》红遍全国各地,我们这代人,都会唱。记得我家邻居小男孩说话有些大舌头,也唱《军民鱼水情》,让我们忍俊不禁。

她的演唱曾受到周总理的肯定。2008年5月28日,汶川地震后,天津市文联举办一场《与爱同行——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勇士和家属》专场演出。83岁的王毓宝精神抖擞的站在舞台上,她带领老、中、青三代鼓曲演员,引吭高歌《军民鱼水情》她那宝刀不老、拔地而起的第一句领唱“红旗飘飘,歌声阵阵……”震撼了全场观众。

快板书大师李润杰是天津武清人,七十年代在天津电台经常播放的曲艺节目还有李润杰的快板书,快板书的特点是节奏感强,合辙押韵,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喜爱,李润杰是穷苦人家出身,曾有过做华工、沿街乞讨的经历,他人很聪明,在行乞中学会了数来宝、变戏法、评书、相声。天津解放后,他从撂地艺人变成了文艺工作者,专门从事快板书演唱。再也不用撂地演出,而是登上舞台为大众演出。他的艺术才华得到空前爆发。在数来宝的基础上,他借鉴山东快书、西河大鼓、评书等曲种的特点,创造了快板书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很快流传全国。

他自己创作的作品有《金门宴》《赞三军》《夜袭金门宴》《智取大西礁》《红太阳照进苦聪家》《抗洪凯歌》《劫刑车》《三打白骨精》等十几篇节目。《劫刑车》是他的代表节目,当年反复播放,我都没听够。此作品取材于著名小说《红岩》,讲述了双枪老太婆下山营救江姐铲除叛徒的历史故事。在表演时加上幽默元素,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韵调随着情节的深入,起伏自然,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效果异常火爆。

1984年12月,中国曲协在天津分会主办长篇快板书《燕子李三传奇》专场,在中国大戏院首演。李润杰率李少杰、张志宽、高明远、王印权、常志、陈永忠、王文长同台献艺。多位快板书演员演唱达到了平、爆、脆、美的艺术境界,高度完美的分回目,共同表演一部长篇故事作品,可以说空前绝后。他把一生献给了快板书事业。

天津曲艺队伍有众多艺术家,对曲艺做出很大贡献的有:骆玉笙、董湘昆、常宝庭、魏文亮、张志宽、王佩元、花五宝、籍、王凤山、苏文茂、白全福、高英培、刘文亨、马志明等,这些艺术家都是为天津曲艺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天津文化界领导为了将曲艺发扬光大,在天津率先成立了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这是全国唯一的以曲艺为专业的学校,全国热爱曲艺的人才都报名来此求学,天津电视台有一档节目《鱼龙百戏》,是曲艺荟萃的节目,从1994年1月8日开始播出,至今已经28年了,曾获得十六届、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我有幸去过电视台参加《鱼龙百戏》的录制,亲眼见证了名家表演的魅力。此节目注重栏目品位,传递曲艺知识,塑造曲艺新人,创造新作品。

2006年,闯荡北京十几年的郭德纲走红,这和他刻苦努力分不开,他作为一位民间艺人在相声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始终坚守这块阵地,守得云开见日出,他的成功是不能复制的。在别人都喜欢流行歌曲的年纪,他却喜欢鼓曲类艺术,和别人格格不入,他研究遍了各个曲种;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他都学过,丰富了他说相声内容,在他的相声中,充满了传统相声的味道,他在宣传传统文化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他将年轻人重新拉回剧场听相声,使这门传统艺术焕发出青春活力。2005年11月5日,郭德刚率德云社一行来中国大戏院省举办专场省亲演出,相声名家马志明前去捧场,赞扬郭德纲是“30岁的年纪,60岁的手艺。”他创立的德云社是全国最大的民间艺术团体,我曾经连续5年在大年初二在天津人民体育馆欣赏德云社的相声,深深感受到这门传统艺术的魄力。郭德纲是天津走出的著名相声演员,这也是天津的骄傲。

由于百年的发展,曲艺已成为天津文化的品牌,天津曲艺反映天津城市风貌,市民精神,体现天津沧桑变迁。

天津曲艺赛事多,剧场多,演出多,还有后备力量,活跃着一群曲艺演员、作家及理论家。记得我有一次去名流茶馆听相声,演员中,老中青都有,有说传统的,有说现代的,两个半小时的相声专场,笑声不断,有个叫于浩的演员说一段“哭”文化,大意是一家有男主人去世,家庭成员哭泣的场面,将儿子、儿媳、女儿哭泣的样子学的惟妙惟肖,让人在笑声中了解了一些民俗文化。

近两年,天津电视台在大年二十九都为德云社举办春晚,可见对曲艺的重视,有家乡人做后盾,相信德云社一定会发展壮大。

至今,天津人也将欣赏曲艺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本地演员还是外地名角,只要你技艺超群,天津观众就会“捧”你,会及时呼应,叫“好”或随着唱,曲艺这种艺术形式非常接地气。

天津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天津孕育了曲艺,曲艺融入了天津,天津曲艺风风雨雨走过百年,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令人回味无穷!

 

 

三岔河口故里情

文/王晔

 

天津卫九河下稍,五河汇流(大清河、子牙河、永定河、南运河、北运河)于潞河(北运河)卫河(南运河),交汇于三岔河口,流入海河,奔向渤海。

三岔河口地处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三河五岸的地理要素和水文空间形成了运输要地的地理条件,从金代的直沽寨、元代的海津镇、明代的天津卫,到清代的天津府,其衙署都设在三岔河口。自古以来,这里漕运繁兴,商贾云集,南来北往,五方杂处,形成了商业文化的中心。元代诗人张翥有诗云:“晓日三岔口,连集万艘”,可见当时盛况。

“先有三岔河,后有天津卫。”三岔河口是天津城市的发祥地,它经历了天津六百多年的历史风云沧桑变化,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建于1326年(元泰定三年)的天妃宫,俗称娘娘宫,是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妈祖庙之一。狮子林桥头的望海楼是1869年拆除崇观后建起的哥特式天主教堂,近代史著名的“天津教案”就发生在这里。三条石地区是天津铸铁和机器制造业以及五金业的发祥地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标本

三岔河口的地域文化包罗万象,尤以商业文化为首,出现了大胡同、东北角、鸟市、估衣街等商业繁华区,汇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天津城市的一个经济带,孕育了天津独特的文脉和商脉。

我家原住在金钢桥与狮子林桥之间的东北角大胡同附近的居民区,三岔河口周围一带是我童年成长的乐园,那里浓浓的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孕育了我的童年,至今沉淀在我晚年的故里情怀中。

东北角大胡同和鸟市是相连的闹市区,是一块商贾云集的风水宝地,这里聚集了多家老字号:德华馨鞋冒店、茂昌兴鞋帽店、慧罗春饭庄、天坊饭庄、正兴德茶庄、祥德斋糕点、一品香糕点、天和堂中药店、万和堂中药店、大陆银行、文阁纸局、商务印书馆等。这里居民密集,交通方便,公交车站、长途车站、粮店、浴池、理发店、学校、医院、商场、公园、宾馆等所有生活所需,一应俱全。

记忆中的商务印书馆坐落在大胡同南端鸟市口,是一座灰色圆顶大楼,近似于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大理石台阶,室内建筑很辉煌,远看像小白宫,解放后改为新华书店。与新华书店这座“小白宫”相衬的是东马路和北马路交口的褐色尖顶四面钟大楼,楼下是正兴德茶庄与五和商场,不远处就是官银号,这一带是东北角最繁华的地方。两座楼一圆一尖,一灰褐,华洋结合,各有特色,与对角的华盛顿表行大楼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加之“鸵鸟墨水”彩色动感的霓虹灯广告,使这里既有现代的霓虹灯,又有华世奎手书的“正兴德”古朴的扁额。夜幕降临,五和商场、四面钟、正兴德、鸵鸟墨水和表行大楼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热闹非凡,加之望海楼天主教堂和娘娘宫,成为天津卫典型的华洋杂处的景象。

坐落在大胡同的“温泉浴池”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小时候我常随父亲到温泉浴池洗澡,天津人叫“泡澡堂子”。进去一个大热水池,老人们爱泡热水澡,尤其冬天,舒筋活血,有人泡舒服了不由唱起京剧:“一马离了西凉界——”,这一声“西皮导板”在澡堂子里回荡,“好!”还有人叫好,整个澡堂子气氛活跃。泡够了可以在水池边用搓脚石搓脚,搓脚石是一块椭圆形的黑色火山石,上面布满了小孔,现在很难看到了。除了水池还有盆浴和淋浴,洗完出来在床上休息,有热茶水和青萝卜,老人讲:“萝卜就茶,气得大夫满地爬。”说明它的养生效果。

大胡同南口的鸟市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原为虫鸟类交易的市场,后逐渐繁衍出酒馆、戏院、茶摊、饺子馆、炸糕铺、小人书铺、曲艺厅、说书场等成为一块市民休闲娱乐的商业区。

鸟市曲艺厅小有名气,骆玉笙与马三立等著名艺人都曾在此演出过,这里有“杂耍儿”(魔术杂技)和相声,每晚都挤满了人,“十分钟二分钱”,随时可进可出,场里不断传出笑声,烘托着天津“哏儿都”的气氛。鸟市剧场经常演戏,除了京剧、评剧和河北梆子,也有各种地方戏,我曾在此看过北京曲剧《啼笑因缘》。

说书场更是热闹,每天门前都挂着水牌子,上面写有书名:“杨家将”“三侠五义”“封神榜”“聊斋志异”“东周列国”等,隔一段时间换一次。再看场子里:说书先生口齿伶俐,幽默风趣,古今千年,人间百态,杂学民俗,无一不精,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学人仿物,活灵活现。台下听书人屏气凝神,倾耳注目,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老天津卫人懂戏和曲艺,俗话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就是天津人对听书和看戏的讲究,至于相声、大鼓、单弦、坠子、琴书等等曲艺总也听不腻。

鸟市的小人书铺每天都挤满了孩子,一分钱看一大厚本,薄一点的书可以看两本。这里可以说是文学启蒙的地方,三国、水浒、西游记等书充实了我童年的精神生活。

每到入秋,鸟市的胡同里绵延着一条蛐蛐市场,暑假里,我就挤进人群蹲在蛐蛐罐前,专挑个头儿大而黑亮,全须全尾儿的大牙叉的蛐蛐,划个好价钱买下来,放在罐里养几天,和胡同里的孩子们斗蛐蛐玩。

鸟市有许多“名吃”:陆记炸糕、白记饺子、全盛斋的抻条面等等,都是至今为人称道的。“全盛斋”的抻条面师傅每天当众现抻现卖,擀面杖粗的面条在他的手中上下翻转抻来抻去,很快抻成许多小条,又由许多小条抻成无数细条,远看细如发丝,最后一抖,像变戏法一样散成一片细细的面条扔进开水的大锅里,几个开儿后挑出锅,盛大海碗里配上料吃去吧,又细软又筋道有嚼头,真是一绝!在这里即使是摆摊的羊肚羊杂碎、羊汤、水爆肚、茶汤、切糕、江米藕、熟梨……样样都是手艺高超的传统风味。

东北角与北大关之间有著名的估衣街,最早以卖估衣而得名。清光绪年间除了估衣铺以外不断有了绸缎棉布皮货瓷器等商店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谦益和瑞蚨祥的绸缎,达仁堂和乐仁堂的中药,盛锡福和同陞和的鞋帽,瑞昌祥和同泰的瓷器,瑞号的糖果,文美斋的南纸局,以及皮毛、眼镜、颜料、银号、闽广杂货……无一不全。

记得小时候的一年初夏,母亲领我到估衣街“谦祥益”去买绸布,进门宽敞的店堂过道上有华丽的铁花罩棚,店堂里二层楼,上下都有柜台。店员老远就笑着迎过来打招呼,把我们让到绸布柜台前的长凳上坐下,斟茶倒水递扇子。柜台内的店员拿出多种布料,如数家珍地介绍产地和特点,母亲挑选好一种适合做夏日旗袍的料子,只见店员很麻利地用尺量好尺寸后,忽然又让出一大块,据说这是老店的规矩,由此老商号的经营之道可见一斑。

估衣街除了名店以外,牵连四周,摊贩遍地,货栈来往客商不断,货流畅通,辐射八方,成为华北地区日用百货商品的集散地。

一晃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不断销蚀着旧日的繁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三岔河口地区和所有老城市一样显出陈旧与落后的迹象。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海河两岸开发改造工程”启动后,给全市人民带来福音。

拆除重建金钢桥就是一个实例。金钢桥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横跨三岔河口海河源头,是链接红桥与河北的重要交通桥梁。最早建于1903年,1924年又重建新桥,由法国设计师设计建造钢梁双叶立转式电力开启的铁桥。由于年代悠久,桥体破旧,已不能承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于1996年拆除旧桥重建新桥。

天津百姓对这座桥有着深厚的感情,拆桥时,海河两岸站满了自发的人群,人们用一种怀旧的心情与这座老桥告别,当时盛况极其感人,津城父老将城市记忆随着年代的久远而沉淀为一种剪不断的故里情怀。天津日报为此报道,称其为“金钢桥情结”,笔者也曾为此写过一篇《金钢桥畔是我家》的文章,发表在天津日报上。

1996年11月20日金钢桥新桥建成,新桥全长634米,主桥为双层三跨连拱式拱桥,造型新颖、壮丽,犹如一道飞跨海河两岸的彩虹,具有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相匹配的时代感。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三岔河口地区旧貌换新颜,拆除了过去狭窄的街道与拥挤破旧的居民住房,建起了宽阔的马路和新型楼房,昔日热闹的东北角建起了解放广场,天后宫两旁的宫南宫北大街建成了古文化街。在恢复历史面貌的基础上改造了海河两岸的旧堤岸,建成亲水平台,成为人们游览的海河公园,使得海河更加美丽。

今天站在彩虹般的金钢桥上观赏三岔河口的新景观,南北运河汇合穿过金钢桥流入海河,前方永乐桥高空观缆车——“天津之眼”俯瞰着三岔河口。南运河与海河交汇之处矗立着高大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印证着引滦入津工程造福人民的丰功伟绩。沿河一路风景应接不暇:望海楼、古文化街、天后宫、袁世凯故居、冯国璋官邸、充满欧陆风情的意式街,欧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交融给海河两岸增添了国际大都市的无限风光。在古文化街品茗听相声,在意式街喝杯咖啡,码头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参差,展现了中西文化反差与融合的天津特色,更展现了三岔河口的华丽蝶变。

 

                              

高末儿

文/王建

 

高末儿,(茶叶末儿的雅称)以前因为穷,喝不起茶叶才喝;现在,喝惯了好茶,想以此调剂生活。以前是为买高级茶叶到处跑,现在是为买高末儿到处找。

                             ——题记

                                      

西方人称中国是“茶叶王国”。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开的几件事,茶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它的地位可见一斑。我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它。下面,就请您来听听我与茶叶的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喝茶,对于有些人家是奢侈的行为。天津普通家庭喝茶,一般都是喝“高末儿”。那时茶叶分类:茶叶(花茶)、茶根(茶梗)和茶末儿。茶末儿就是茶庄卖完茶叶箱子里剩下的茶底子,是低档、最便宜的茶品,老百姓习惯称它为“高末儿”或“高碎”。那时,家人常让我去西北角“正兴德”买茶末儿。一两“高末儿”一毛钱,包装纸上还盖有价格的印章和店名。

“高末儿”物美价廉。茶叶虽然都是碎末,但是沏水出来的茶汤并不差,香气扑鼻,价钱便宜。一个透明玻璃茶杯,舀上一小勺“高末儿”放进去,滚烫的开水沏,登时香气扑鼻。茶叶末泡在玻璃杯里,看着茶叶淡黄色慢慢浸出,饮一口,咂咂嘴,回味绵甜。如果不观察,旁人分不清是茶叶还是“高末儿”。只是这种“高末儿”不像真正的茶叶那么耐泡,一般喝上三泡,最多不过四泡。

小时候,我家有一把陶瓷大茶壶,铜把双提梁。姥姥为它缝了一个茶壶套,用以在寒冷季节保温。每天吃过早饭,临近中午,姥姥从茶叶罐里抓一把茶叶(高末儿)放进去,沏上开水,一壶茶水喝到晚上,除非来客人再续茶叶。天津人喝茶,用大杯、大碗,重在喝,不在品,重内容,轻过程,体现出一种洒脱豪放的性格。

我第一次给自己买的茶就是“高末儿”。1994年我从郊区调到市内高校。老处长每天两次泡茶,总要给我一点。禁不起这种礼让,我就决定自己备一些。一二十元一斤的买不起,可以买一二元一斤的“高末儿”。大大方方花了两角钱,买了一包茶末儿,装进小扁铁盒里,放在学校办公室能喝上几周。

当下人们生活富裕了,喝茶的档次提高了,品种也越来越多,也讲究喝时髦的茶品。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金骏眉、正山小种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是天津人似乎还是钟情于茉莉花茶。头几年,年迈的姐姐提起“高碎”,想尝尝味道。我东跑西颠走了几家都没有货。小茶店不卖,利润太低,不合算。大茶庄也不经常有货,需要提前电话联系,确认有货还得转天排队去买。喝惯了好茶叶,想换换口,五十元一斤“高碎”,果然不错。

现在“高末儿”不好买,以前买点好茉莉花茶也同样困难。1971年老爸患病,不思饮食,就想喝好点茶叶。母亲便让我去买10元一斤的高档茉莉花茶。在家附近的茶店“信德斋”没有;于是就走路到西北角的“正兴德”和竹竿巷的“正兴德”,没有;又到北大关的“正兴德”,也没有;最后一直走到官银号的“正兴德”总店才买来。回家给老爸用盖碗沏茶,满屋飘香。我抿了一小口,又浓又香,很解馋。那时羊肉才七毛三一斤,一两好茶就一元钱,有点奢侈了。现在那种茶叶起码上千元一斤,老百姓也喝得起,平常喝三五百一斤的花茶更是不在话下。

后来听行家讲,高档的茉莉花茶是用正宗上好的茶叶嫩芽,经过茉莉花多次熏蒸而成。几年前外出旅游,为了答谢朋友买了一斤千多元茉莉花茶,比起“高末儿”就是上档次。

退休前出使埃及,被告知那里没有中国茶叶,人家每天喝咖啡,所以我带了好几不同品种的茶叶。后来还让妻子探亲时带,同事出差埃及带,反正离不开茶叶。埃及的星级宾馆也备有茶,是一种“立顿”茶包。分不同品种,有立顿红茶、茉莉花茶、立顿绿茶。埃及的茶包,喝法与我们不同。他们喝茶如同喝咖啡,只一泡,然后就倒掉,觉得很可惜。可撕开茶包一看,才知道其中的茶就是我们所说的茶叶末子,无论红茶,绿茶还是茉莉花茶,喝一次就没味了。他们看到我们喝茶的过程很好奇,但不理解,我们也不便解释。就让他们喝“高末儿”吧,我们继续执行我们喝茶的规矩。

这十年来,祖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了。这从人们喝茶的变化上就能得到印证。我与茶的故事,只是我对十年来变化的感慨,但这真的只是沧海之一粟。

 

 

观窗外风景,忆百年故事

文/蒋桂枝

 

从我家窗口望去,高耸的“天津之眼”每天都与我隔窗互至问候。晨曦辉映下,她静静伫立,在朝阳和彩霞里俯瞰天津的繁荣;暮色降临,摩天轮霓虹而上,月色朦胧,繁星闪烁,灯光璀璨,流银泻辉,一派斑斓的夜景。鳞次栉比的楼宇,拱卫在摩天轮的周围,万家灯火辉映出一派繁荣与祥和。人已醉夜未央,如梦似幻,半梦半醒中那年那月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七十年代末,我结婚后住在河北区中山路与元纬路交口处。因为亲戚住在红桥区三条石附近,每次去他家都要走三马路、东箭道,途经大悲院,穿过李公祠大街,跨过一座铁锁桥,就到红桥区了,这座铁桥就在现在的天津之眼附近。
     走了许多次的铁锁桥,我始终叫不出它的名字,后来听说那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因为战备需要,天津在海河、北运河、子牙河、新开河上建设几座铁索吊桥,当年没有命名,大家或称其“铁索桥”或叫“战备桥”。每次走在桥上都会左右晃动,行人或自行车走在桥上都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八十年代将这座桥改建为钢架结构,叫做三条石便桥。2001年,随着三条石片平房改造,这座桥一并拆除。
     距此不远有一座横跨在北运河上,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北开渡口 ,也称“小渡口”,红桥一侧的地名叫北开,渡口因此得名。因为毗邻新开河上的耳闸,又称为“耳闸渡口”,清朝末年,天津第一家纺织企业——恒源毛纺厂建成,这还称为“恒源渡口”。它一头连着河北新区、恒源毛纺厂,另一头连着三条石、北营门天津近代工业起源地。据亲戚家的老一辈人说,早年间每到汛期这里都是用船摆渡行人过河,过了汛期就用船搭成浮桥。六十年代,行人过桥每次一分钱,带自行车二分钱。到了八十年代,渡口的名字还在,但已不见了摆渡的船只,彻底改成用船架起的浮桥了。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海河上下游新建了很多新桥,尤其新红桥和辛庄桥的建成,北开渡口从人流熙攘,到人影寥寥,最终结束了它的使命,于2007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想起来,隐隐感觉有些惋惜,多次与北开渡口擦肩而过,却没有亲身体验一下过渡口的感受。
     北开渡口拆除时,很多人闻讯赶来,有的人还特意借来照相机与老渡口合影留念。工人们拆掉浮桥上的木板和护栏的木杆,又将河中央的几条浮船拖开,最后用吊车将岸与浮桥相连的码头连根拔起。整个过程中,围观的市民越来越多,大家默默地站在河的两岸,仿佛是在为一位老友送行,目光里既有不舍,更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现如今那古旧的浮船、杂沓的木板、斑驳的栏杆,那黎明开渡、夜晚落锁的老渡口,已随着时光消失在远方,湮灭在浩繁的史海中,在记忆里成为永恒。
     距此不远处,李公祠大街的尽头,便是已有百年历史的耳闸。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为分担海河洪量,增强天津的汛期安全,在天津北运河与子牙河汇流处开挖新河,称为新开河。耳闸,是海河分洪河道新开河的首闸。它承担着泄洪闸和连接新开河两岸交通的双重任务。因闸形状如人耳,俗称“耳闸”,是天津历史上第一个水利工程,曾为汛期分洪,平时挡水、通航和促进天津的水利发展发挥了事关重要的作用。
     在七、八十年代,或因公出差或是私事出行,尤其是去往津浦线方向,经常会骑自行车去西站乘车。我从河北区沿着新开河边的八马路,再穿过旧耳闸桥和津浦铁路下的桥洞,就到红桥区的地界,一条满是碎石子的窄路,路旁是朝向不一的低矮平房。如果赶上大风天,走这条路准得刮的满身是土。有时晚上走这里,路灯昏暗,心里不免有些恐惧。
     2002至2006年间,耳闸拆除重建,新耳闸建在老耳闸下游六十多米处,是海河干流中唯一的分洪口门。新耳闸采用是船式造型,结构新颖,外檐是铝塑板和玻璃幕墙,大理石立柱和不锈钢栏杆流光溢彩。好似一艘欲扬帆起航的巨轮,与近旁的京沪高铁并驾齐驱,面向未来,充满信心,载着希望,造福天津百姓。
     子牙河岸边放着几块条石,这是从旧耳闸拆下来的。因有商标、字迹,具有文物价值,放在这里供人参观。有的已存入博物馆,以长久保存。其中石铭记录着“恰逢建卫六百年,兴建海河堤岸工程之际,又新建耳闸,保存旧闸,仅取新闸基位之部分海漫条石铺装于此,使之重放异彩,并取数石按原工艺式样展示于斯,以存桑梓典章文物。故为止铭,昭示后世”。
    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经历百年的沧桑巨变,现在老耳闸做为历史文物和行人的便桥与新耳闸共存,见证着天津海河流域的变迁,续写着新的天津故事。
     现在,以新老耳闸为载体,修建了一座闹中取静的耳闸公园,这是海河上游第一座公园。主要分为河岸景观区、地质公园展示区、文化休闲活动区、地质学会纪念广场等几个部分。
     春天,迎春花、杏花、丁香、海棠、樱花、月季等相继盛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穿行在花海之中,身心瞬间被熏香。我特别喜欢那成片的海棠凋谢时的场景,粉色的花瓣无拘无束地漂落下来,霎时给大地铺上粉色的地毯。
     秋天,满目金黄、枯叶遍地,高低错落的树木、灌木黄绿红相间,色彩斑斓,就像一幅立体的油画。
    漫步在公园蜿蜒的小路,新开河在身边静静地流淌,散落在花草树木间的小木屋,古色古香,为公园增添了些许书卷气息。
     走到靠近海河的一端,是地学文化广场,这里矗立着一个长方形既朴素又不高大的花岗岩纪念碑,碑上刻有“中国地学会在津成立百年纪念碑”的字样,中国地学会,就是现在中国地理学会前身。1909年9月28号,中国地学会诞生在海河之畔,发祥地就在耳闸附近的原河北第一蒙养院,当年地学会有许多大家加入,有教育家蔡元培、张伯苓,地质学第一人章鸿钊、国学大师章太炎等。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和学术活动,组成了我国最早一支地球科学队伍,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推动了我国在近代地球科学的发展。纪念碑的造型蕴含着很多寓意,它上方开凿出一道宽大的裂缝,里面嵌着一个不锈钢的地球仪,像一只睁开的眼睛看着西方,寓意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地球科学研究,地理发现,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方面,通过地学会的科学活动传播到国内。所以这块纪念碑极具历史意义,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耳闸公园,虽是一处名不见经传,静谧幽雅的地方,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源远流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河北区奥运火炬传递起跑点就在这里。
     走出耳闸公园,来到海河边,有一艘用汉白玉雕琢而成的仿明石船——天石舫,整个石舫外观均雕有祥云、水纹等图案,顶部是半圆镂空,中间雕刻着龙头。它比北京颐和园石舫还要大。对面石碑记写着“天津天子津渡之地,明燕王朱棣由此津渡南下取南京而称帝”……,这个位置曾经是北开渡口所在地。
     石舫不远处就是永乐桥, 2008年桥轮合一的永乐桥的建成通车,被称为“天津之眼”的摩天轮成为天津地标建筑。最初因为毗邻大悲禅院,固起名为“慈海桥”。后因朱棣率千军万马由此渡河,夺取天下,号明成祖,年永乐,所以更名为永乐桥。
     永乐桥长约六百米、宽约三十二米,集交通、观光游览、餐饮娱乐为一体,耸立桥上直径一百一十米的摩天轮,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可与英国泰晤士河畔的“伦敦之眼”相媲美。它缓缓地上升,慢慢地下降,眺望海河两岸方圆四十公里的景致。白天可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的万里晴空;夜晚欣赏“皎皎空中孤月轮”的美妙。乘上摩天轮,看着变幻的美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穿过悠悠岁月,焕发青春活力天津城,以国际大都市的风姿傲然屹立。窗外风景,已经由百年的沧桑,演变成既有别致景观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旅地标,见证天津百年的变迁,讲述天津百年故事,展望天津的美好未来。

 

 

我曾参加过防汛抗洪

                       文/崔建良

 

1963年8月,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防汛指挥部,对海河流域罕见暴雨洪水极为关注,及时动员流域内军民奋力抗洪救灾。

记得那一年。我家住在河西區紹興道147號,也就是谦德庄银行旁的一个大杂院里。各家门口都堆起一尺高的土埝,防止洪水袭来涌进屋里。有的家里把大木盆放在屋里门前,预想着万一洪水袭来,就把小孩子放入木盆中,大人着水,推着孩子撤离。

家门口的汕头路早点铺,昼夜大饼。据说是用飞机往被大水围困的乡镇空投,救济那里的受灾群众。我还第一次看到一艘军舰停靠在大光明影院旁的海河里。军舰两侧各有一大四小五颗鱼雷。据说是,根据中央的精神,一定要保住天津这座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炮轰近郊堤岸,为天津市泄洪。

那一年,虽然我才上初中二年级,但是,我已经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所以学校领导任命我担任了学校防汛抗洪突击队的队长。我带领初三的男同学,奋战在防汛抗洪前线。以前的黑牛城一带、现在的光华桥附近的海河岸边-----无不留下我校同学們的身影。学校规定只有初三的男同学,才有资格参加突击队。可是,我们班的男同学、女同学,未经批准,也偷偷跑来参加防汛抗洪,无论怎么轰也轰不走。

那一年,四新纱厂附近还没有光华桥。有一天,我们学校的突击队就在那里战斗。洪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在海河里奔腾咆哮,淹死的骡马、羊牛,木箱、衣柜,打着跟头向下游冲去。虽然海河岸边已垒起了五、六米宽、一人多高的土坝。但是,洪水还是沿着土坝向下游奔腾,水位还在一点点儿增高。海河已经成了地上河,万一冲开一块缺口,后果不堪设想。每两人抬着一个装满土的大柳条筐,所有的人都加快了步伐,土坝在一寸寸加高,我们是在与洪水赛跑。

中午,我们坐在土坝上吃午饭。女同学纷纷拿出自己的馒头、大饼,往男同学的饭盒里放。这时,我才看到有好几个同学,包括女同学的衣服肩部已经磨破了,而且全都渗出殷红的鲜血。可是他们全然不知,这里就包括包惠君。看到这儿,我真为我有这样的同学而骄傲。

那一年,伴随着毛泽东主席挥笔写下的“一定要根治海河”7个大字,还是个初中学生的我,被评为了“河西区防汛抗洪模范”。

 

 

抚今追昔忆劝业

文/穆怀书

 

“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看到这四句警言,是在天津劝业场六楼会议室。那是在1982年春节后,我由针棉部售货员调到商场服务办公室工作,第一次在会议室墙上看到。这才知道“劝业商场”字号的由来,就是采取了“冠顶法”取每句话的第一个字。

早在1928年开业的天津劝业场建在当时的法租界,当局提出叫“法国商场”。颇有经济头脑的创始人高星桥认为,冠以“法国”二字,会让民众望而却步,不利于经营,于是便采用了二股东清庆亲王爱新觉罗·载振的建议,以四句警言的字头,取名“劝业商场”,顺应了当时“实业救国”的潮流。

如今大家看到的劝业场一楼“天津劝业场”五个遒劲的大字,是由当年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写。1979年初,我顶替亲戚到劝业场上班,第一眼看到的牌匾是“人民商场”。当年“文革运动”把“天津劝业场”改为“人民商场”,华世奎亲书的“天津劝业场”牌匾被有心的商场职工藏匿起来。我调到商场办公室后有机会接触到商场的美工部、玻璃房等后勤部门,偶然在美工部仓库看到这块牌匾,“天津劝业场”五个黑漆大字,每个字一米见方,在很厚的实木板上人工雕刻,长年缺少养护早无亮光,描金底板黯然失色,有的地方出现了细小的裂纹,但仍不失苍劲气魄。这不就是华世奎先生亲手写的牌匾吗?看见被冷落一隅的旷世牌匾,心里很不是滋味。直到1989年4月28日,撤消了“人民商场”名称,恢复传统老字号。那一天,商场营业结束后,我所在的商场服务办公室的同事从美工部将美工师傅修葺一新的“天津劝业场”老牌匾用推车,从天商场二楼货梯下到一楼,走通道进入劝业场一楼和平路大门前厅,由安装工郑重地将华世奎亲书的“天津劝业场”老牌匾悬挂在二楼,从此天津劝业场得以再展雄风。天津劝业场哪一年更名为“人民商场”,我没有考证。“天津劝业场”老牌匾得以恢复,我见证了那一刻:1989年4月28日,它也是劝业场历史的一页。至今,在网络百度也找不到何年何日重新悬挂“天津劝业场”牌匾的条索。

劝业场设计建造是法式折中主义风格,建筑主体五层,局部七层,转角上有塔楼等装饰建筑。大挑檐加着半圆拱门,上有精美雕花。阳台有阳台为宝瓶式设计,阳台则是牛腿式设计,错落有致,独具一格。我在办公室工作有机会爬到七层塔楼,当时在周边这座塔楼是最高瞭望塔,站在塔楼向东看,海河蜿蜒南去;向西看,与西开教堂遥相呼应;向北看,沿着人流熙攘热闹的和平路直指百货大楼;向南看,便是渤海大楼和中心公园,将天津繁华商业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劝业场于1928年12月12日开业到解放前,一到三层是卖百货为主,日用百货、洋货钟表、绸缎布匹、金银首饰、文房四宝、古玩旧书,应有尽有。今年已经98岁高龄的岳父,是当年劝业商场经营的见证人。1939年闹大水那年,他在劝业场二楼学徒。据老人家介绍:当年劝业场有300多家小商铺,他学徒的买卖家就在二楼华世奎题写的“天津劝业场”牌匾旁边,叫“杨億豊”麻将牌店铺。他说:“一个好的师傅半个小时就可以刻一副麻将牌。”我曾亲眼看过岳父用白板刻一个“幺鸡”,手艺娴熟,几分钟就刻好了,小鸟在花叶上站立,令人叫绝。老人家对劝业场的天桥、牌匾、法式电梯、哈哈镜以及“天华景”戏院等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只有“六大天”,西河大鼓演唱世家、马派创始人马增芬经常在这里演出,她家和我在沈阳道一个院住对门。他问我:“天桥还在吗?”我说:“还在,盘转步梯还在,不过加了手扶电梯,更方便上下楼。”

1939年的一场大水过后,加之“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天津沦陷,战乱不堪,经济萧条,劝业场的经营日渐趋冷,小门小店苦苦支撑。

直到天津解放以后,劝业场获得新生。特别是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国家注入资金,重新整合了商场经营结构和布局。1958年将天商场合并到劝业场。1994年,对老旧的天商场落地重建,建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场与劝业场传统老楼合璧生辉。建筑面积达到五万平米,劝业场发展到新时期,真正体现了“场益增新”的新理念。

闻名于世的劝业场“八大天”有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宫影院、天会戏院、天露茶社、天纬台球社、天纬地球社及天外天屋顶夜景花园,主要有京剧、曲艺、评戏、杂耍等传统剧目,高星桥创办的“稽古社”科班以及尚和玉、张春华、马增芬、骆玉笙、马三立、赵松樵等不同时期名角名家的演出,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劝业场的传统特色。那时流传着一句话:“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指的就是天津劝业场的“八大天”。

早就耳闻天华景戏院是一个旋转舞台,借筹备职工代表大会在“天华景”戏院召开的机会,我来到后台看到舞台下面有一人多高,由轴承盘和钢架支撑着台面,台上演戏,后台布置下一场场景,前一场落幕,要用十几个人把后台推转到前台,换景快不拖场。可见这个旋转舞台在当时是很超前和独具特色。

天外天屋顶夜景花园在1966年以前是非常热闹的消闲去处,有露天电影和消夏茶座,后来被撤消了。很多年从六楼平台到七楼平台都是光光的水泥广场。那时提倡“五讲四美”,创造美好环境是重要内容。虽然不能对外开放,但把六楼打造成职工休憩的“空中花园”,美化环境岂不美哉?工作之余,我手绘了一幅六楼到七楼绿化立体效果图,其中设置一个雕塑,两只手捧着一座桥梁,象征劝业场人用两只手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此稿交给部门领导请他转达,不久,我的方案和设计稿真的被采纳了,特地调配了一名懂得种花养花的老职工专职调理天外天“空中花园”。

有人说过:来天津不到劝业场就等于没到天津。可见劝业场的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之高。改革开放初期,货品同质化,提高服务质量是当时的天津三大商场(劝业场、百货大楼、中原公司)竞争的重点,商场不断在提高优质服务上下功夫。1984年在全市商场第一家推出售货员佩戴彩色照片的工作胸牌,上面有部门和工号,利于顾客对营业员服务质量的监督。我作为新闻媒体通讯员,将这一创新举措及时向报社提供信息,天津日报以头版的位置予以报道,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各商品部推出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比如一分钱可以买三个扣子或两根针,三分钱可以灌一瓶鸵鸟牌墨水,免费修理钢笔、小电器,大件商品上门维修等有100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在当时服务质量竞争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国劳动模范李克勤、王娟、刘凤媛等成为商业服务业的楷模,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延伸了“业精于勤”的发展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劝业场以优质服务为主旨的商业质量管理模式达到商场经营的顶峰,商品品种有6万多种,每天顾客盈门客流量10万多人。销售额也逐年提升,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之多,这是全场两千多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

1990年我在企业管理办公室直接参与了劝业场“国家二级企业”验收。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称号。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05年10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劝业场视察,慰问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员工。真可谓是“商务发达”,誉享商贾。

作家蒋子龙对劝业场曾经有过这样评价:“如果说没有劝业场,天津人好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是繁华,不知道什么是大商业,不知道什么是城市的精华”。劝业场到现在经历了94年的历程,作为天津地标性建筑和商业经营的佼佼者,承载了几代人的快乐和记忆,它真实地见证了天津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如今,劝业场虽然受到电商和新一代大型综合商场的冲击。但劝业场仍在,劝业场仍然留存几代人的情怀。欣喜的是,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政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推出了“一核”、“两轴”、“三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地标商圈”的宏伟规划。劝业场及周边作为“金十字”核心区,致力于加快重塑天津劝业场,借助劝业场的百年历史文化积淀和中西合璧的建筑,打造成为最具时尚与传统特色相结合的超级商业街区,不负“劝吾胞舆 业精于勤 商务发达 场益增新”的初衷,再铸劝业场的辉煌。

我作为曾经工作在劝业场的一名员工,对劝业场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来此看望,抚今追昔,思绪万千。站在劝业场七楼平台,凭栏远望,往事历历在目。百年商贾风云变幻,劝业场历史沧桑永远在记忆中珍藏。

 

 

巧技传承耀百年 扮靓人间千万家

——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甄氏绣坊”抽纱技艺

文/宋 丁

 

抽纱技艺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在《尚书》中,距今四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衣画而绣”的记载。历代挖掘出土的丝织衣物上也多有织绣图案。

目前,抽纱技艺分布以天津为核心,辐射华北、山东、河南、江浙等地区及亚欧美洲和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甄氏绣坊”抽纱技艺创始于清朝末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生于清光绪十一年的李甄氏幼年家贫,以手工刺绣为生,出嫁后创办了“甄氏绣坊”,成为“甄氏绣坊”抽纱技艺的创始人。李甄氏之女李贞尔继承传统技艺,成为第二代传承人。解放后,她被天津市第二绣花厂特聘为师,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后来,李贞尔的长女王金楼、次子王万利、四女王玉掌握了此项技艺,成为第三代传承人。范琪琪、张红岩、葛楠楠为第四代传承人。

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抽纱工艺品因工艺考究、寓意美好,深受海内外客户的欢迎,成为当时天津纺织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因此兴办起众多抽纱刺绣工艺品厂,建立设计室、培养新技工,从业者达数千人,成为抽纱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抽纱是纺织行业中可实用的艺术品。该技艺通常应用于家饰用品和服装服饰。通过多道工序和不同的针法工艺以及繁杂精致的设计布局而完成。以刺绣为铺垫,通过绣,抽,勒,雕,刻,洗刷,烫熨,手编,手锁,手盘,相拼等多种工艺。以不同的面料和代表寓意的图案多层次的镂空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特点,巧妙运用不同的针法变化出千姿百态的图案。

生产流程包括:设计、制版、选料、拓印、上撑子、选针、配线、技艺针法、洗涤、去色、甩干、熨烫、刻剪、定型检验、包装质检等十余道工序。

该技艺极具传统与时尚之美的完美结合,以寓意吉祥富贵为主题的各种图案。在用料和针法上加以创新,不仅穿着实用便于洗涤,透气性好层次分明,而且立体感超强。

该技艺传承人王玉,在家族影响下,从小随母亲和姐姐学习抽纱技艺,毕业后成为一家外贸绣品厂的技术人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的取消和审美多元化,抽纱行业遂渐没落。秉承继承发扬传统技艺的初心,王玉历经周折在2000年创建了自己的抽纱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坚持抽纱技艺的传承,并申请了独立品牌,成为享誉京津冀地区的抽纱技艺传承者。在艰苦条件下,王玉率领团队,创新出适用于当代的二百多种作品,并获得多种奖项。2001年获得首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创作奖。2016年“甄氏绣坊传统手工刺绣抽丝技艺”被收录进“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繁花似锦”被天津美术馆永久收藏,2020年“亚平宁之夏”在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中荣获银奖,第四代传承人范琪琪获得未来设计师奖。

延续四代,有着百余年有序传承的历史价值,作品技法高超、寓意美好,有着极高的欣赏艺术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民俗、美学等自然社会科学价值,正是抽纱技艺的杰出价值所在。

目前,因环保原因,抽纱工厂暂时停产。为不让技艺失传,技艺传承人王玉带领第四代传承人开发创新出以传统抽纱技艺运用到服装服饰上的新技艺。为永续发展,王玉和多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展技艺传承项目,打造了八百平米的传承基地,作为展示展示研发平台。并多次参加中国纺织非遗大会。

未来,为传承和保护抽纱这项传统技艺,王玉还计划积极保存技法资料,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改造,扩大影响力。加强技法和历史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将抽纱技艺这一植根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现代艺术风格并传承百余年的民间艺术瑰宝,继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2023年1月29日 16:0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