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学史力行】 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通武两地作家深入乡村采风创作

首页    基层作协    【学史力行】 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通武两地作家深入乡村采风创作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时值盛夏,麦浪金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616日,北京通州、天津武清两地作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共同走进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聚焦乡村振兴,了解产业发展,关注乡村旅游,开展“学史力行,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创作活动。

伴着蒙蒙细雨,由武清文联副主席李蔚兰、作协主席王彦明带队的武清作家团,与北京通州中仓文学社社长安祝生带队的通州作家团相约李大人庄,深入乡村,开阔视野,感受乡村振兴活力,激发文学创作灵感。

在河北屯镇宣委肖金玲和李大人庄村党务工作者张姜男的引领下,两地作家一行24人先后参观了村里的陶艺馆、村史馆、村街村貌以及各具特色的民宿田。在陶艺馆,不仅可以体验亲子手工陶艺制作,还可以休闲住宿,浏览名家书画作品,沉醉于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村史馆,除了图片与文字介绍村庄变迁历程外,那屋里屋外陈列的农具和颇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吸引了游客特别是城市游客的目光;而那一个个民宿小院更是让人憧憬着逃离市井、融入自然的悠闲……干净平整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3D艺术的墙体彩绘,四时如画的田园风光,让人不禁为这里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果点赞。

据肖金玲介绍,该村以前是著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环境脏乱差。自2019年入选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村庄、武清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党委以文化旅游为抓手,确定了文化体验和休闲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模式,使村庄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疫情期间,他们防疫建设两不误,只为早日向市民开放,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img1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展板前,肖金玲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李大人庄旧貌换新颜的过程,一张张对比照片见证了村庄的蜕变,也彰显了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了党员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

此时,十字街角的小卖部传出欢快的歌声,店主热情地说,现在农村变样了,以前下雨就两脚泥,现在路面硬化,门口垫高了,整洁漂亮了,随着假期游客的增多,自己开了25年的小店也水涨船高,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平日人少时大家也有心思唱唱歌跳跳舞了。

来自东北的90后村官、村党务工作者张姜男说,他是去年才到李大人庄村工作的,没想到赶上了这么漂亮的新农村,在感到自豪的同时,觉得这也是自己的一个发展平台,他将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把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洒向这片美丽的土地。

通州区《运河》文学执行主编、作家刘福田说:“我们来到这个村庄感到很震撼,这里的优美环境、风土人情、文化气息,都将成为我们创作的灵感,我们要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要把这份美丽带回家乡。”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领队,李蔚兰老师说:“近年来,武清作协经常组织作家到镇街乡村,通过文艺作品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因为总有一些地方,当你置身其中时,可触摸到它特有的生活气息,可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触……这次到李大人庄采风,真切感受到村落的历史、文化、古朴和宁静,了解体验乡村传统与未来交织的生活状态和人文氛围,真是不虚此行。接下来准备以文学创作的方式,为这里的乡村振兴‘代言’。  

 

img2

 

作协成员李秀勇在参观后心潮澎湃,当即用一首小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七绝·李大人庄村史馆参观感怀》

老舍新村感概多,

抚今追昔暖心窝。

民情自古知凉热,

笑靥如花为党歌。

活动最后,两地作家互赠原创的文学刊物,同时向李大人庄党委赠送一份以表达感谢。此次活动为联通京津两地文学创作起到了纽带作用,为通武廊作家携手助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进一步挖掘乡村振兴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区文联作家协会将用手中的笔把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文学作品,创作一批反映乡村振兴成效、日新月异变化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文:武清区作家协会于长华)

2021年6月21日 15:44
浏览量:0
收藏